• WAP手机版 找学校  手机APP  设为首页
填报志愿

哪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高考怎样填报?

2018/11/22 15:18:42   来源:求学参考网   阅读:23270   我要评论 
内容摘要:哪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高考怎样填报?教育部宣布:中国已有71所高校已设置人工智能相关学科!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获进展71所高校设置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教育部6月8日在杭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86个二...

哪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高考怎样填报?

教育部宣布:中国已有71所高校已设置人工智能相关学科!


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获进展 71所高校设置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教育部6月8日在杭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今年全国高校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已布局建设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教育部已同意并支持浙江大学建设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建成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5月26日成立。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常毅表示,学院接下来的发展将“三管齐下”:一是夯实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以“人工智能+企业”模式,加大与国内高科技企业的合作;三是突出学科交叉,将人工智能与其它学科紧密结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5月17日成立。这是辽宁省第一所人工智能学院,负责辽宁工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专业,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招收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方向的腾讯卓越班,培养“专业+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联合培训新工科教师。


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5月16日成立。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侧重脑认知计算、先进机器学习、智能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到2020年,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初具规模。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5月16日成立。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侧重特种机器人、智慧医学工程、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方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5月5日成立。该院将按照理论、技术、平台、应用4个层次,人工智能基础与机器学习、智能控制理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工程、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人工智能应用(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土木、智能金融与商务、智能养老、智能遥感等)8个方向组建。


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4月20日成立。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与南京市共同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4月16日成立。以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亟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体系,不断完善人工智能与光电技术、精密制造、计算机、信息通信、量子、纳米技术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将重点开展认知与推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博弈与伦理等方向的科学研究,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搭建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3月6日成立。由周志华教授主持工作,初定本科生招生规模为60-100人。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是南京市政府合作项目,与计科院、软件学院平级。


重庆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2月7日成立。计划2018年开始招生,预计到2020年基本达到在校生2100人,其中研究生900人的总规模。学院将构建“双导师制”和联合课题攻关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大数据智能计算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重邮-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打造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为提高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基础,努力培养一流的面向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的专门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1月18日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毛军发表示,研究院将立足于数据、算法、芯片这三大要素,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技术方面,研发新一代机器学习理论与开源软件,结合已有的研究优势及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可扩展计算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等基地,引领智能时代事实上的“操作系统”,形成网络环境下超人感知认知能力。


湖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1月1月13日成立。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刘成林教授被特邀担任湖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这标志着湖南工业大学在重大项目开发、高层次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搭建了新的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及促进株洲本土企业的整体研发水平。


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7年11月19日成立。研究院将围绕学科方向,开展博士、硕士及本科生的培养,逐步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拓展人工智能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本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在人工智能医疗大健康、机器人、AR/VR,智慧城市等多个科研方向,以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为目标,开创国家(地区)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科学研究,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017年11月2日成立。在人才培养方面,人工智能学院将以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为主体进行培养,未来还将成立“图灵实验班”,探索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科学研究方面,依托学校“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平台,以及在感知认知、机器学习、自然计算与计算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基础,西电人工智能学院将面向复杂影像感知与人工智能、类脑智能与深度学习、视频感知与光电智能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关键技术、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统和高性能智能计算等开展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

2017年9月10日成立。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软件研究所、声学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参与共建,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首个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科教融合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学院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所长徐波担任院长。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

2017年5月成立。现有两个二级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两个本科专业: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将重点发展以下三个领域: 1.智能信息处理领域:智能影像、虚拟现实、数据挖掘与分析、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2.智能控制技术领域:运动控制、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器械等方向。3.智能系统工程领域: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车联网、无人机系统、无人船系统、先进制造等方向。


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探索大数据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


西安3所高校建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

2018年5月28日成立。西安文理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校与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慧科集团签约合作共建3所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学院建设的目标是在三年内至少培养1000名云计算与大数据人才。


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

2018年4月28日成立。由北京大学和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共同建立,将着力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创新推动大数据标准化工作,重视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不仅是大数据及其应用的基础研究,也包括与临床医学相关学科、生命科学、量子力学及其他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


深圳大学与阿里云大数据学院

2018年3 月 28 日成立。深圳大学与阿里云宣布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数据智能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依托政产学研创五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联合培养新工科融合型跨界创新人才。


内蒙古农业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

2018年1月8日成立。内蒙古农业大学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江苏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就合作办学达成共识,成立内蒙古农业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大数据培训认证中心,将成为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农牧业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农牧业大数据生产集成平台和农牧业数据科学研发基地。


南通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

2017年12月22日成立。大数据学院由南通市港闸区人民政府、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南通大学四方联手共建,将每年培养大数据类专业人才300-500名。


常州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

2017年11月30日成立。学院将建成江苏乃至全国大数据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山东科技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

2017年10月11日 成立。该学院由山东科技大学、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合作共建,是中国北方第一所政校企共建的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将在5年内培养5000名云计算、大数据云安全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端专业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

2017年8月19日成立。由阿里云与西安交大共建,双方将共同建设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等前沿专业高地,联合开发相关认证体系,为创新、教学、科研、产业、政务服务等提供服务,共建面向“一带一路”高端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


北京城市学院阿里大数据学院

2017年6月10日成立。学院将引入阿里云ACP和ACF等认证体系,构建智慧教学信息化云平台,利用数据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程优化,保障大数据学院教学质量,从不同层面培养更多大数据产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贵州理工学院阿里大数据学院

2017年5月25日成立。旨在通过产、学、研、创一体化办学模式,打造贵州大数据产业的人才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云计算与大数据相关专业技术人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

2017年5月23日成立。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阿里巴巴集团、慧科集团三方联合共建学院将于2017年秋季开始招生,计划在5年内为四川培养1000名云计算、大数据云安全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端专业人才。同时,学院还将引入阿里云ACF基础认证和ACP专业认证,面向政府、企业、学生培训2000-3000名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黑龙江大学数据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7年5月20日成立。通过整合学校相关学科优势资源,有效开展与大数据有关的创新型人才培育、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的特色研究,努力建成集大数据学术研究、技术研发、人才培育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创新研发平台、产业智库和人才培养基地。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

2017年5月4日成立。由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阿里巴巴集团、慧科集团三方合作成立,开办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VR)、网络技术、人工智能(AI)、信息安全等专业,以项目实战和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高职特色大数据技术技能型人才。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

2017年4月26日成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阿里巴巴集团与知途教育三方合作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相关社会培训,协助学校进行云计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针对学校学生的阿里云ACF专业认证培训和考试等服务。


同济大学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研究中心

2015年12月31日成立。致力于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学科交叉研究平台,集结本校电子与信息、软件、数学等多个院系、多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教育大数据分析、生物大数据、智慧校园、数据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网络空间安全”等方面研究,推动同济大学“智慧校园”建设,并带动大数据研究相关人才培养。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研究院

2015年10月8日成立。学院将以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统计学为基础,与经济金融、生命科学、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众多学科领域进行深度交叉,开展科学与研究和人才培育,有效推动大数据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直接面向产业需求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研发团队,集聚产业创新人才,着力创造具有重大市场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清华-青岛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

2015年4月8日成立。 清华—青岛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以清华—青岛数据科学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将围绕青岛市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海洋科技、现代制造等重要领域的科技需求,开展前沿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工程化研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统筹推进青岛互联网大数据产业集群式发展。


上海交大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5年1月19日成立。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今天成立,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数据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基地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大数据产业顶尖智库,推动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北京大学大数据技术研究院

2014年7月26日成立。该研究院主要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深圳)、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发起。成立北京大学大数据技术研究院(筹)是北京大学从国家战略需要出发、主动应对大数据时代的重要部署。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名单哪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高考怎样填报?

哪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高考怎样填报?


中国32家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高校一览

哪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高考怎样填报?

哪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高考怎样填报?


18所高校新增“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

哪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高考怎样填报?


今年三月,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18所高校新增“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080911TK)通过教育部审批,其热门程度不亚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学校首页:2020年广东高考

标签:人工智能 


 找学校


关注广东招生在线




  

相关评论

求学参考网--广东招生第一网  商务合

Copyright cankao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世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94791号  联系我们